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分析与建议
“家长群”并非最佳沟通方式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青研所副教授 刘艳军
一直以来,家庭、学校都是教育体系中不容忽视的构成要素,而家校的密切协作关系无疑会为教育目标的顺利达成奠定坚实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重视家庭在孩子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试图予以强化其角色的努力与尝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高校到底有没有必要以建立“家长群”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开展家校合作呢?是不是借助这种方式便能顺畅达成预期目标呢?
现在常被人提起的家校沟通合作,旨在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借助沟通增进彼此的了解和理解,弱化信息的不对称性,最终形成合力共促孩子健康成长。但是,让高校通过建“家长群”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恐怕很难。
首先,大学生需要更多的自主支配与成长空间。大学生一般都已年满18岁(少数除外),已经是法理意义上的成年人了,他们需要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负责,需要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成长,需要直面社会的复杂、世态的炎凉,需要经受风雨的洗礼,需要培养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外来力量的介入反而侵占了大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不利于独立意识的养成。
第二,给大学生更多自主空间,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成长,有利于减轻分离焦虑和情感依赖。家长过去已经习惯了孩子陪伴在身边,在培养孩子的同时,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依赖感”。在孩子与家长分离后,家长也会产生心理焦虑,部分家长甚至还希望像以前一样“控制”孩子。因此,家长同样需要逐渐学会放手,看清孩子已经长大了的现实,习惯并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日子,将更多时间聚焦自身的工作与生活。
第三,家庭可能更是家校合作中一个巨大的不可控因素。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自家庭的地域文化、风俗习惯、认知水平等存在巨大差异,沟通工作一定是一项系统性艰巨工程,可操作性难度极大。退一步讲,即便家校进行了沟通合作,并积极主动参与沟通活动,是不是就能够解决所关心的问题?答案是:真不一定!因为影响沟通目标效果达成的因素实在太多了,比如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信息、沟通渠道与媒介、沟通氛围的营造、沟通诉求、沟通干扰、沟通反馈等,哪一个因素没有关注到都可能直接使沟通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家校沟通合作不能够保持顺畅和谐,何谈帮助到孩子?
第四,大学主动“揽事”的行为可能会被误解。就拿高校建立“家长群”这件事来说,往好了说,是想与家长有一个顺畅沟通的空间,形成合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助益;往坏了讲,也可以理解为学校预先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为摆脱责任转嫁矛盾预留了一个出口。也就是说,当大学生真的出现问题,学校或许会说:“你看,咱们曾经对孩子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进行过沟通与交流,你们作为家长完全知晓孩子的状况,我们(校方)也已经尽力了……”简言之,就是明白地告诉家长,孩子出了问题与学校无关。所以,高校与家庭只保持必要的联系即可。
第五,家校合作过多可能不利于亲子关系,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负面效果。家长或许更倾向于选择与学校沟通合作,目的是将孩子的一切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孩子则希望尽快摆脱家长的束缚,寻求更大、更多自主自由的发展空间,所以两者在主观意愿方面有巨大的偏差。如果家长借助于学校的“家长群”了解自家孩子在校的情况,孩子会认为自身被监控,认为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信任与尊重,进而影响亲密融洽亲子关系的构建。
综上所述,高校建不建“家长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应倡导学生多与家长沟通,从而维系和发展亲密、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也没必要主动介入学校管理,如果家长确有迫切意愿希望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生活状况,大可与孩子的班级辅导员、最信任的任课教师、“铁瓷”“闺蜜”等进行单独的沟通与交流,这样既可以获得第一手最真实的信息,又不至于引起孩子的反感,事半功倍,沟通效果会更加显著。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上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